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林红军。图片来源 受访者本人
林红军,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2022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2年度),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if2021=8.455)等6个国际主流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多个学术协会理事等学术兼职。主要致力于新型膜分离过程、创新水污染控制技术、以及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在water res、environ sci technol、j membr sci等环境和膜技术领域主流期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2项。
清晨六点刚过半,林红军准时出现在学校的杏园一食堂。快速用过早饭,他走进实验室,整理今天的科研思路与日程规划,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早起,是他积年累月的学习、工作习惯,是一个科研人温柔又有力的坚守,也是一个为人师者对教学岗位的敬重。深耕环境研究数十载,他以一颗热爱探索、坚守科研的初心,对抗漫漫科研路的疲倦和瓶颈。
在首届“砺行”奖教金评选中,林红军凭借十余年在教学、科研之路上的“沉浮”,成功获得此项荣誉。
承师之温暖,做学生的摆渡人
2000年,林红军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之后又进入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到加拿大湖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并回到浙师大任教。谈及原因,他说:“我真的非常幸运,在浙师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这成为了我做科研的情感起点。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不仅在学业上关心我,还给了我生活上的关怀。”质朴语言的背后隐含的是深深的感激。“还记得我生日的时候,班主任赵雷洪老师请学生们到他家去,还专门为我煮了一碗长寿面。”就是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面,温暖了林红军在学生时代的心灵,也成了他科研和教学之路上最温热的回忆。
正因老师的鼓励和关怀,让林红军有勇气去追逐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种下自己梦想的种子。在浙师的求学时光让林红军知道科研不只是重复的试验与机械的数据,还有师生的相辅相成以及科研人与科研人的惺惺相惜。
青年时期的林红军。图片来源 受访者本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是感念于数年前的那一碗还飘着香气的面,林红军决意将老师对于学生的温暖传承下去,让当初不期而遇的温暖变为生生不息的希望。风里雨里,四季变换。他将自己求学时所收到的温暖与从教后作为班主任、导师的身份融会贯通,像一颗大树给同学们提供荫凉。
林红军会把每一位学生的生日记录下来,贴心地为其准备小礼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与此同时,在每次的班会课上,他也会与同学交流,为同学的生涯规划出谋划策。一次次温柔的叮嘱彰显着他“为师之道”的用心。他总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但想来能在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全力也就没有遗憾了。”
也正因这一份传承的热忱,才让林红军的学生们也能传承科研人的精神,在科研方面取得佳绩。
因材施教,抓住每一颗星星
“为师者,应当以爱育人,应当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2011年9月,林红军成为了环境科学专业2014级的班主任,带领着他的首个班级开始大学四年的征程。“一个班级取得好成绩没有秘诀,一定要说秘诀的话,那就是浓厚的科研氛围。”林红军说。通过榜样引领、鼓舞激励等方式,他带领着班级同学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科研氛围。
提到对学生的引导,他反复强调学生的学科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才是最好的导师,科研上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不仅在班级管理时如是做,在担任硕士导师与博士导师时,林红军老师也同样重视对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而对暂时没有兴趣的学生,他也表示理解,“兴趣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会为学生制定文献阅读规划,亲力亲为引导学生在领域内多学习,从而培养深入学习与探索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当自己和学生在科研问题上出现了不同观点时,林红军不会仅以自己的视角来判断正误,而是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基础调研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被带动。
林红军和学生们在一起(第三排左六)。图片来源 受访者本人
林红军深谙“教学”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在帮学生规划学业道路时,他坚守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用清晰的思路和实干的精神帮学生构建一座座通往梦想的桥梁。
也正因他的努力栽培,所带班级有很多学生考上了研究生。12年杏坛深耕,林红军培养的40余名研究生、博士生中有部分已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近五年培养的研究生中,有5名获得国家奖学金,15名考取知名大学博士生。
兴趣 情怀 勤奋,缺一个都不行
布满密密麻麻单词的记录本已经被翻得磨破了边角。对于林红军来说,想在一个领域内深耕,仅学好一个学科是不够的。“我们学院不是讲究‘经天纬地’吗,这就要求我们做科研的人拥有广阔的视野。”本科时期学习化学,硕士阶段钻研环境,博士期间探索物理,博士后开展微生物研究,不惧于繁琐的英语学习,甚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取得高级程序员证书……这些看似和“环境科学”不相关的专业学习却在他的科研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他将编程应用于膜材料实验数据的计算中,复杂的参数、反复的实验过程,一些繁琐复杂的科研难题在与计算机编程的运算相结合后迎刃而解。
林红军参加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研讨会。图片来源 受访者本人
当谈到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支撑自己坚持科研道路时,林红军说:“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愿望。做科研最终是要落地的,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科研人始终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污水治理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林红军用所学的化学、环境理论,揭示了困扰膜法水处理技术发展50多年的膜污染问题的深层机制,相关成果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努力和热忱终究不会辜负每一个心怀愿景的人。林红军及其团队攻克各种难关,在膜法水处理机制研究和高性能分离膜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正如所有科研人,林红军同样热切地期待着终有一日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落地,能真正反哺社会。
他赓续了浙师老教师的温柔,以心中持续而不灭的温暖温柔了学生的日常;他是学生的引领者,用心中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动身边人投入到找寻自我人生的规划中;他是科研的徒行者,他用为往圣继绝学的勇气感染身边人投入到壮丽的科研事业中。
“经天纬地”,是他一路走来的信念与理想,“明德致和”,终成他教研路上的坚守与力量。
【桃李情深】
林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在跟着林老师的求学过程中,我看到了他活跃的学术思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这些都成为了指引我努力前行的明灯。
学生时期,林老师就教导我,做科研要有创新精神,也要有不畏艰难的决心和踏实肯干的毅力。虽然林老师已经成果丰硕,但他对科研始终怀抱热情,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会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跟进研究工作。他以自身的经历让我明白,科研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思考和积累。
如今,身为一名新进教师,我仍以林老师的为学之道作为我的科研准则,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希望恩师身上的优良品格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浙江师范大学环境科学2008届张媚佳)
回首在师大的时光,在我们人生的青葱岁月里,有一位学术造诣颇深、为人又谦逊温和的班主任是何其的有幸!
大学四年,感谢林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老师的关怀与照顾,感恩老师在我们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指引方向。艰难的考研阶段,林老师是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源泉。读研阶段,林老师亦是我最坚强的后盾,科研道路上困惑时为我开解、迷茫时给予鼓励……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虽已毕业多年,步入工作岗位,但林老师依旧是我心中的榜样和灯塔,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给予了我无尽的信心和勇气,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喜乐与风霜。
(浙江师范大学环境科学2014届金梨娟)
【师说心语】
非常感谢浙江师范大学授予我这份殊荣。这不仅是对我多年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鼓励。作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里是我学习和成长的摇篮,也是我毕生的精神家园。母校教育我要虚心谦逊,不断进取。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得到了许多优秀老师的帮助和引领,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和发展。
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和追求。我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把我所学所知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担当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更是传承。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我经常回忆起自己曾经受到的良师教诲和关怀。我将传承浙师老师在教书育人上的经验和智慧,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获得这个奖项,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动力。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和社会,让更多的学生在这里成长和获得收获。
编辑: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