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人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浙师师生热议“双循环”带来的新可能-全讯新

育新人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浙师师生热议“双循环”带来的新可能
日期: 2021-03-31 作者: 供稿单位: 新闻中心

329日晚上9点半,浙江卫视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十二季《浙江新使命 》思政公开课浙师大专场《落子双循环》播出,国家级领军人才、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浙师大经管学院、中非商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哲教授,浙江大学经济系主任叶建亮教授精彩开讲,与师生共同探讨浙江省如何走好“双循环”发展之路。



这期节目播出后,在浙师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同学们纷纷参与讨论,热议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如何下好先手棋、主动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主动谋划,将个人命运与全省、全国的发展相结合,迎接双循环带来的新可能。


领悟浙江精神,担当浙江使命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浙江仍然交出了一份“传奇”答卷,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义乌商贸城顶住压力率先开市……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新奕认为,从跟跑、共跑到领跑,浙江之所以“”,正是因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这既是红船精神的含义之一,同样也是浙江人的品格。“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求学过、成长过,就应当成为浙江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激活属于我们的“浙江智慧”,承担属于我们的“浙江使命”,筑梦浙师,创造无限可能。

 

“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港口的集装箱货物运输工人,还是义乌直播商品带货的主播,在去年疫情的重压下,他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浙江经济保驾护航,为中国经济注入力量,为世界经济推动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浙江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83班薛新奕听完课后感到非常振奋。


外国语学院学生黄锡汝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浙江要利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国内联通,国外联动”,依托强大的双循环,实现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发展。而作为浙江青年,我们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学好本领,增长才干,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努力成为浙江和祖国的骄傲!


不忘初心,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经管学院、中非商学院学生金伊勒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浙江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化危为机”,在省域治理上“进退裕如”,在改革开放上“往远处谋”。在浙江省构建内外双循环,探索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背负了更多的责任,要做浙江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站在实处,走在前列。


疫情以来,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却逆流而上,成为唯一一个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这堂课上最让地理环境学院学生张佳欣印象深刻的是,宁波舟山港作为世界大港的磅礴气势。作为一名地理师范生的张佳欣提出,要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开拓视野,促进个人的“双循环”,将来为国家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

  

“这堂课就从‘双循环’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浙江经济蓝图。作为一名生于浙江、长于浙江的大学生,我为浙江而感动自豪,而各位教授提出的种种困境、问题,也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师范生,我们应当立足教育,去培养更多符合新发展需要的人才,助力双循环格局的形成。”初阳学院学生陈一睿在听完课后激动地说。

 

编辑:姜雯静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
网站地图